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就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作出一系列战略部署,引领新时代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基于科学的理论支撑,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传承与创新中华优秀传统家庭文化
中华民族拥有悠久的家庭文化传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体现出家庭在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论述,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家庭文化的精华,并进行了创新性发展。例如,传统家训家规中强调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道德规范,在习近平总书记的论述中被赋予了新时代内涵。“尊老爱幼、妻贤夫安,母慈子孝、兄友弟恭”等传统美德,依然是当代家庭建设的重要内容,但同时被融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其更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把爱家和爱国统一起来”,这一理念将传统的家国情怀提升到了新的高度。传统家庭文化中的家国观念,主要强调个人对家庭和国家的责任,而习近平总书记的论述则进一步强调了家庭梦与民族梦的紧密联系,鼓励人们将个人和家庭的发展融入到国家的发展之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二、马克思主义家庭观的新发展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家庭是一个历史范畴,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马克思主义家庭观认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关系是社会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论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家庭观。从家庭与社会的关系来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深刻阐述了家庭在社会稳定和发展中的基础作用。这一观点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家庭观中关于家庭与社会相互关系的理论。在家庭教育方面,马克思主义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要“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这一论述将品德教育置于家庭教育的核心位置,为新时代家庭教育指明了方向,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家庭教育领域的实践内涵。
三、服务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
中国传统家文化一直强调家国同构、家国一体的观念,“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引用此类名句,深刻阐述家国两相依的辩证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论述,紧紧围绕这一伟大梦想展开,为实现民族复兴提供精神动力和道德支撑。家庭是培养人才的第一课堂,良好的家风和家教能够培养出具有高尚品德、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注重家教,用正确行动、正确思想、正确方法教育引导孩子,使他们成为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这对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意义。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好家风能够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领导干部的家风更是关系到党风政风,通过加强领导干部家风建设,能够带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风气,凝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强大正能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具有深刻的理论逻辑,它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家庭观,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深入学习和领会这一论述,对于我们加强家庭文明建设、推动形成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审 核 | 冯玉斌 责 编 | 崔红波 供 稿 | 杨晓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