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企业成长发展的沃土,企业健康发展,才能推动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高质量发展。因此,良好的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竞争力,营商环境的好坏直接决定了企业“寿命”的长短。2024年10月,根据全国地级市综合信用指数最新排名,赤峰市信用排名位列全区第2名。但是对比地方企业的生命力,和头部地区的营商环境相比仍有不少差距。因此,要把营商环境建设作为经济大发展的破局工程来抓。
首先,保障公正有序,打造“让企业更安心”的法治环境。完善政府的相关制度,提高行政效率。开展涉及不平等对待企业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行政规范性文件和政策清理工作,以妨碍市场准入和退出、妨碍要素平等获取和自由流动、妨碍商品和服务自由流动、影响生产经营成本、影响企业生产经营以及行政监管执法、司法保护等为重点,全面清理歧视和区别对待不同所有制、不同规模、不同地域企业的规定,特别是对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存在歧视的规定,破除不合理限制,调动各类企业积极性创造性。健全合法性审核、公平竞争审查、第三方评估、企业意见收集反馈等长效工作机制。把企业从纷繁复杂的非业务工作中解脱出来,降低企业在此方面的交易成本,把时间和精力更多地投入到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上,形成真正的竞争,市场经济驶入健康的轨道。
其次,促进便民利企,打造“让企业更省心”的政务环境。坚持把“企业和群众满意”作为营商环境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打造赤峰企业服务品牌。一是全面夯实数据共享和信用建设“两大基础”。以数字赋能促进业务流程再造、智能协同联办、综合窗口改革,推动政务服务事项从“能办”到“好办”,擦亮赤峰“信用名片”。二是建立“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的服务体系。畅通政企沟通渠道,全面收集企业诉求并持续跟踪,确保问题诉求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无事不扰,进一次门、服务多项事”。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营商环境是经济发展的“软实力”与“硬支撑”。破除营商环境中的痛点、难点、堵点,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为地区经济腾飞注入强劲动力。
审 核 | 周立全 责 编 | 杨晓晨 供 稿 | 严 岩